70年代雷达机械表「70年代雷达手表图片」
发布时间:2022-10-14

【导读】近日高晓松晒出了自己的支付宝账单,一年消费不到20万作为一个名人来说确实不算高,高晓松消费确实比较理性,博学多才,晓松就曾经在节目中讲述了70年代手表到底有多值钱,有人为得一块手表不惜吃屎,借此话题,小编就为您分解一下那个年代都有哪些受欢迎的品牌,手表的价值是多少。
改革开放的春风 吹来了手表热
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,中国也迎来了预期中的高速发展。楼房如雨后的春笋般破土而出,汽车也不再是稀奇罕见的玩意儿,老百姓的钱包也随着祖国的发展而日渐丰满起来。 而手表也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,逐渐出现在大家的眼前。手表成为流行时尚地位的代名词,想要买一块手表也是不容易的,需要凭票购买国产手表,想要进口手表更是困难重重。
结婚必须要有块手表
不管怎么说,结婚也该算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了。早在1970年代,国内就流行结婚“三大件”之说,而这三件结婚必备之物,是自行车、手表、缝纫机——手表赫然其中。
那是个物质匮乏的时代,一只表,要戴一辈子,而且没有手机,没有电脑,除了自己手腕上的表,很少有其他能方便地获知时间的机会。更重要的是,那时候的人们,都还恪守时间观念,出门忘带了钱包都不要紧,可忘带了手表,是必须回去拿的。
国内手表的半壁江山 老上海
70年代时髦的衣着,配上一只上海牌的老式手表,简直就是单位追捧的对象,戴表的人总是要把袖子挽的高高的,不时低头看时间,作为"老三件"之一的上海牌手表,是国内男士追逐的热品,占据了国内手表的半壁江山。
老上海当时的售价是200元左右,一个高级工人工资月17元,花销后就攒几块钱,一块手表要攒很多年,从十几岁学徒工开始攒起,就为了以后买块手表娶媳妇,风光一下。
明星 名流 带雷达 被雷达冲击的中国市场
1978年70年代末,雷达进入中国市场,成为了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瑞士腕表。资料显示:1979年3月15日下午6时,上海市民如常打开家里的黑白电视机,屏幕上出现了一条长达1分钟的雷达表广告。同一天雷达表在《文汇报》上也登载了手绘插图的通栏广告。利用广告轰炸敲开了大陆市场。
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雷达在中国市场最为火爆的时候,很多明星谈及当时的腕表都表示曾经喜欢过雷达手表,雷达占据着中国的高端市场。
80年 欧米茄 劳力士席卷中华大地,老上海默默退出舞台
有了雷达的热销 欧米茄 劳力士分分进入中国市场,80年代末90年代初,欧米茄 劳力士成为中国消费市场中的新宠,高端表的代名词。带表就带劳力士 也深入人心。从此开始了三分天下。
随之而来,中国的家庭标配也发生了变化,大金链子小手表,天天回家打电脑。能够拿着大哥大,带着劳力士,绝对是老板的象征,出门也是倍有面子。
购表小贴士:随着产品的更新换代,一些老上海手表在很多二手店铺 网站进行交易都打出了情怀收藏的套路,小编建议这类手表以无太大价值,后期修理也成为麻烦事,当年的配件现在早已不生产,一旦坏了更无价值,所以不建议入手,如果为了怀旧,可以购买新一代的上海牌怀旧系列。
一个天天泡在手表堆里的人
一个资深专业且会选表的人
实话实说,凭良心为您服务,
请关注,有问题可留言 可私扰
上一篇: 7针全自动机械表「两针自动机械表好不好」